大家好,我是海豚君,一个带你认清保险真相的男人,今天来讲一下即将到来的重疾新定义。
今天早上一起来,发现朋友圈刷屏了,全世界都在讨论已经过审
正在走审批流程的【重疾新定义】
根据“字越少,事儿越大”的原则以及“大事总在周末发”定律,重疾新定义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。
趁着热乎,探长火速查看了一下最新版的【重大疾病定义使用规范(2020年修订版)(最终稿)】……
emm,文件名字很长,但仔细对照了一下,就发现跟今年6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,基本上没啥变化。
我大致扫了一眼,先比如六月的征求意见稿而言,变化如下
①改了几个产品的名字:
【严重恶性肿瘤】改为了【恶性肿瘤——重度】
【轻度恶性肿瘤】改为了【恶性肿瘤——轻度】
②反复横跳了几波产品使用原则:
3月和6月的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不能添加重复病种,新增疾病如果发病率特别低要特意标注出来,予以提示,算是遏制了保险公司无限增加病种的无效内卷化竞争。
终稿又给放了出来……
③反复横跳了几波病种条款:
6月征求意见稿中,删去了轻度脑中风后遗症需要确诊后180天的限制。
新版的又放了回来……
从去年3月,到今年10月,看了四次稿子,全是反复横跳,总感觉这波分析了一波寂寞……
咳,不扯淡,靴子已经落地了,还是直接聊聊看,从终稿看,重疾新规都变了啥。
重疾新规变了啥
①传闻阶段(2019年3月-2020年3月):

②首次公开征求意见阶段(2020年3月-2020年6月)


③二次公开征求意见阶段(2020年6月-2020年7月)

定义变化带来的影响和误读
1
变化一:疾病增加
【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】
【严重克罗恩病】
【严重溃疡性结肠炎】
2
变化二:轻症要规范

3
变化三:甲状腺癌要少赔
关于甲状腺癌这点,个人倾向于:
①介意的话可以提前买,现有的产品肯定可以赔的多。
②不介意的话不用慌,反正这个病治疗也不贵,赔30%也够用。
③保险公司可能会通过一些手段绕过监管,具体方式可以参考我之前跟某司产品经理的对话。
当然,这只是一种预测,至于监管未来会不会放这个口子,这是两说。
4
变化四:重疾定义更严谨
再来说一下变化四,重疾定义更严谨。
这个严谨是多方面的。
一是对一些治疗手段更严谨,比如说开胸手术改为开心包,更符合现代医学手段;
二是病情描述更严谨,比如说:
(原)恶性肿瘤——(现)严重恶性肿瘤
(原)急性心肌梗塞——(现)较重急性心肌梗死
(原)脑中风后遗症 ——(现)严重脑中风后遗症
可以让消费者对疾病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——严重的赔,不严重的不赔,防止理赔争议。
不过需要吐槽的是,为了措辞严谨,保险的条款也越来越不说人话了,看完之后让人头晕脑花,也没看懂到底怎么才能赔,这大概就是知识的诅咒吧……
正确看待重疾新定义
OK,整体看完,我们会发现,与其说重疾新定义引领重疾险走向一个新的时代,不如说是重疾新时代早已到来,旧有的定义不合时宜,需要根据现在的市场进行调整与更改。
换句话说,这其实是一场由下到上的变化。
再直白一些告诉你们就是,现有的优秀的重疾险,本身就是新规所要描述的产物,部分甚至比新规更超前。
当然,某几家保守型的传统大保险公司除外,他们不少产品还在旧的时代。
所以,面对新规,不用太在意。
未来早就来了,只不过,这次正式通知你一声而已。
回答一些常见的重疾险问题
①现在买还是等新规落地后买?
现在。
这次是产品倒逼的监管,而不是监管引领的产品,现有的优秀产品,已经超越了新规。
②产品会不会更便宜?
③已买过的产品受不受影响?
④你的解读为啥跟我在朋友圈看的/我们公司培训的不一样?
PS,另外重疾新定义的终稿我已经上传后台了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复【重疾新规终稿】,下载该文件。
嗯,不能只让我一个人看的眼睛疼。
转载侵删,编辑:海豚保阅读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abybx.com/lifenews/1a4ba90056/